- 吴爽;田兵伟;杨旭东;
突发地震灾害往往对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以2025年1月7日定日Ms6.8级地震为案例,通过震后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调研和参与救援行动,探讨灾后贵重物品搜寻与抢救行动的特点与意义;分析当前地震救援中物品搜寻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应用;总结了快速响应、多方协作、需求导向、科技支撑、风险防控等行动特点。通过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构建高效信息整合机制、推动智能化技术普及应用以及尊重文化与情感需求的建议。结果表明,贵重物品的搜寻与抢救行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经济损失,还对灾后心理恢复、社会稳定和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No.112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5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罗永龙;周彩琪;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人员营救疏散难、扑救难度大、易引发舆论压力等特点,因此,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消防救援队伍持续聚焦、深入研究、着力推进,希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建树的重点与难点课题。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省级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组建、训练与实战的工作实践,从分析现状入手,总结经验不足,明晰建设目标、人车编成、训练体系、实战要求,以期达到分析—总结—提升的目的。
2025年04期 No.112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4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王屹韬;甘庭霞;赵成刚;卢国建;
针对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抗洪抢险装备器材不足,尤其是应急挡水器材还难以完全满足实战需求的现状,本文介绍了由四川消防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模块化挡水器材。该装备可折叠存放、运输、便于携带,能够在现场快速铺设,提高抗洪抢险救援工作的效率,并且安全可靠。
2025年04期 No.11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0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蔡瑞;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证据,既具有历史的印记,又表现出特殊的艺术美。但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威胁。其中,由于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快和破坏性大等特点,对古建筑的安全构成了主要威胁。究其原因,中国传统建筑多为木、砖木结构,虽符合古人的工艺要求,但存在易燃、防火界限不高等问题,导致其火灾风险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现状,本项目拟聚焦于砖木结构建筑,通过对故宫防火案例的细致剖析,探索提升其消防灭火效能的可行途径。
2025年04期 No.11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8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 谢鹏;高杨;张天罡;李立;
在应急救援中,净水设备使用是灾区饮用水安全供应的核心环节,为人们身体健康和现场救援成效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围绕应急救援现场净水设备的重要性与应用展开研究,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9年莫桑比克热带气旋“伊代”救援案例,分析其技术原理、实际价值及实战应用,并结合未来发展方向,揭示该设备在灾害应对中的战略价值。
2025年04期 No.112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5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