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救援

极端天气下的地质灾害应对

  • 甘肃榆中县山洪灾害抢险救援总结与思考

    侯建盛;温铭生;赵文扬;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主要表现为高温、强降雨和干旱等现象。此次榆中县遭遇短时强降雨天气,进而引发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冲毁、基础设施损坏、农田淹没等。文章介绍了此次山洪灾害的雨情、灾情、抢险救援等情况,并根据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2025年05期 No.11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7K]
    [阅读次数:8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 甘肃榆中县“8·7”山洪灾害成因特点与防范对策

    刘传正;乔成斌;谭建雄;

    2025年8月7日22时20分,甘肃省榆中县马坡乡马莲滩村和旧庄沟村所在沟域因上游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43人死亡失踪,15人受伤,部分道路、电力和通信中断。作者根据现场考察,描述了这次灾害事件的基本特点,追溯了固体物质来源,分析了山洪灾害成因,划分了山洪灾害时间演化三阶段,概述了人员搜救和工程抢险工作要点,提出了防范此类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2025年05期 No.113 7-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9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 强降雨衍生灾害应急救援策略研究——以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路面塌方灾害为例

    石程涛;

    本文聚焦2024年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路面塌方灾害,深入剖析强降雨衍生灾害的特征、危害及此次灾害的应急救援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从监测预警、资源调配、部门协同等多维度提出针对性应急救援策略,旨在提升此类灾害应对能力,为相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2025年05期 No.11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7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理论探索

  • 基层应急教育的发展历程、短板挑战与提升路径

    侯光辉;简日梅;

    基层应急教育是筑牢灾害防控“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举措,也是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应急教育可追溯至古代灾害防治文化的积淀,历经近代防灾思想的萌芽、现代应急教育的制度化探索,最终形成以党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为核心的现代应急教育体系。要坚持系统思维,发挥制度优势,传承文化特色,挖掘经验沉淀,瞄准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基层应急教育体系化制度化建设,积极开展技术赋能与教育数字化实践,大力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构建现代灾害防治文化,推进基层应急教育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2025年05期 No.113 15-1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 消防救援无人化作战模式探索研究

    周琪浩;赵荣煊;黄庆哲;刘臻;

    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消防救援技术与装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面对复杂多变且充满挑战的救援现场环境,传统的灭火及救援行动逐渐向无人化作战模式转变,这标志着消防救援策略的一次重大飞跃。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复杂救援环境中实施无人化作战模式的应用场景,通过实地调研无人机与机器人的应用现状,特别关注微小型智能化生命搜救机器人的研发与测试过程。致力于为实战救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并探索建立高效的无人系统编队,旨在通过无人化作战模式的推进,进一步提升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最终目标是推动消防救援队伍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建设,确保其符合新时代国家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的要求,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无人化作战模式,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2025年05期 No.113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5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国际合作机制韧性模型建构——基于中国—东盟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双案例对比分析

    周思聪;

    聚焦于“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合作中的安全赤字困境,建构了“技术—制度—资源”三位一体韧性模型。通过中国—东盟多边合作与中巴经济走廊双边案例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制度嵌套性、技术共生性与资源共担性的协同进化逻辑:在制度维度,多边机制借助规则层级耦合降低主权协商成本,双边机制依托政治互信实现敏捷响应;在技术维度,灾害监测系统促进跨境风险快速共享,北斗遥感与无人机集群突破救援盲区限制;在资源维度,东盟定额出资与定向补充模式同中巴政府主导与市场协同模式相互补充,验证了资源周转效能的普适性。研究表明,三要素动态耦合触发韧性跃迁,为全球南南合作贡献了“主权尊重—效能优先”的中国治理范式。

    2025年05期 No.113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3K]
    [阅读次数:11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 基于UML的消防救援初战指挥程序研究

    冀卓;王佩;胡杰;

    消防救援初战指挥是决定灭火救援行动成败的关键环节,但现有指挥程序存在职责不清、信息交互混乱等问题。本文针对初战指挥程序标准化需求,提出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指挥程序分析方法,构建功能模型、活动模型和时序模型,以规范指挥流程与信息交互。功能模型明确指挥者与侦察组、灭火救援组等对象的职责分工;活动模型划分“受领任务→途中指挥→灾情侦察→行动实施”等7项核心活动的逻辑序与并行性;时序模型揭示指挥者与灭火救援编组的信息交互时序。通过建筑火灾案例验证表明,模型可支持指挥员动态调整灭火救援方案,解决传统经验化指挥中信息流向模糊、时序混乱的痛点。研究成果为消防救援初战指挥提供结构化程序框架,有助于降低指挥失误导致的伤亡风险。

    2025年05期 No.11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国内固定翼消防飞机现状与发展策略

    王昊;闫化龙;杜晓霞;黄宇;

    航空灭火是森林火灾防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飞机进行巡航和扑救林火任务时,具有不受地形和道路限制、机动灵活、到场迅速、可直接打击等优势,是国际森林火灾防治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航空救援固定翼飞机分类、固定翼灭火飞机功能定位、国外航空救援固定翼飞机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固定翼消防飞机的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2025年05期 No.11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国际交流

  • 缅甸地震应急语言服务实践与启示

    李文静;

    在全球灾害频发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投身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应急语言服务作为跨国救援的桥梁与纽带,在提升救援效率,承担国际责任以及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3·28缅甸地震应急语言服务实践为案例,系统梳理了国际救援中应急语言服务的响应机制以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方略。研究发现,技术工具的“双刃剑”效应,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语言服务内容的单一化,语言服务资源的碎片化以及备急与响应的脱节等,是制约当前国际救援中的应急语言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持续完善技术、人才、机制等的多维度协同,进一步提升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助力国际应急救援,彰显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语言服务支撑。

    2025年05期 No.11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减灾纵横

  • “应急使命·2025”演习模式创新与实践

    张远航;王茂;陈京;吴瑶瑶;黄倩倩;邓铎;

    “应急使命·2025”演习聚焦极端性、专业性、实战性,突出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战法等新质救援能力,围绕极端灾害事故场景展开。此次演习创新构建了以新质救援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应急演习新模式,突破传统演习局限。本文系统分析了演习的创新模式与实践价值,揭示了传统演习结构性局限,阐述了新模式下问题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双轮创新机制,针对实施挑战提出常态化能力建设路径,为开展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演习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范式,对完善重特大灾害应对机制、推动应急管理能力转型升级进一步探索。

    2025年05期 No.11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8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涉及民用放射源泄漏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策略研究

    杜光;许鑫;巴建涛;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民用放射源应用及安全管理现状,探讨放射源泄漏的火灾事故现场的辐射剂量及健康影响评估,进而研究消防救援队伍在涉源火灾事故中的应急救援技战术和方法,提出涉源火灾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策略,为相关灭火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113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2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声呐技术在水域救援中的应用与展望

    袁凯;

    本文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了声呐技术在水域救援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声呐的基础理论,包括声波传播特性、不同类型声呐的工作原理,对声呐技术在水域救援应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旨在为提升水域救援效率与精准度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消防救援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声呐技术开展水域救援工作。

    2025年05期 No.11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5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 核生化事故应对处置消防洗消技术的实践

    韩文东;

    洗消作业是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灾情发展、防止次生灾害、降低灾情危害极为重要。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各类突发事件的首战力量,事故现场洗消作业是其重要职责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洗消作业原则及洗消分类,详细梳理了洗消标准流程,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场环境复杂多变、设备物资配备、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2025年05期 No.113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4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案例分析

  • 缅甸7.9级地震震害特征浅析——与汶川8.0级及土耳其7.8级地震的比较研究

    彭立国;陆明勇;张禹森;冯军;李宁;许杰夫;景鹏旭;

    通过对比分析缅甸7.9级地震、汶川8.0级地震及土耳其7.8级地震在人员伤亡与建筑损毁等方面的数据,结合地震与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灾害应对措施等多方面因素,深入探讨了缅甸地震的独特震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不同区域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优化未来地震应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2025年05期 No.113 76-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7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地方视角

  • 海南自贸港背景下低空经济赋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刘洋;王旭;潘孝军;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结合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背景,通过分析“摩羯”和“潭美”台风灾害中无人机通信保障、直升机物资投送与人员搜救等实战案例,验证了航空应急救援在“断路、断电、断网”极端条件下的不可替代优势。研究指出,海南应以低空经济发展为契机,加快通用机场与临时起降点网络建设,完善“平急结合”的航空应急运营机制,推动新兴技术在救援体系中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化、专业化、体系化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以不断提升海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应急救援示范高地。

    2025年05期 No.11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0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 贵阳市公园与场馆类应急避难场所调查评估研究

    樊辉;孙威;任崇鸿;文允卓;白俊峰;

    通过对贵阳市公园与场馆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分析,以及对贵阳市8个典型案例的实地调查评估,发现存在空间布局与资源适配性失衡、选址安全性与抗灾能力欠佳、功能配置与物资保障缺失、管理机制与运维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升资源适配性,加强选址安全评估、提升抗灾能力,完善功能设施配置、强化物资保障,健全管理运维机制、提升应急效能等建议,旨在提升贵阳市公园与场馆类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效能,为贵州省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5期 No.11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2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