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光辉;简日梅;
基层应急教育是筑牢灾害防控“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举措,也是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应急教育可追溯至古代灾害防治文化的积淀,历经近代防灾思想的萌芽、现代应急教育的制度化探索,最终形成以党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为核心的现代应急教育体系。要坚持系统思维,发挥制度优势,传承文化特色,挖掘经验沉淀,瞄准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基层应急教育体系化制度化建设,积极开展技术赋能与教育数字化实践,大力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构建现代灾害防治文化,推进基层应急教育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2025年05期 No.113 15-1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 周琪浩;赵荣煊;黄庆哲;刘臻;
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消防救援技术与装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面对复杂多变且充满挑战的救援现场环境,传统的灭火及救援行动逐渐向无人化作战模式转变,这标志着消防救援策略的一次重大飞跃。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复杂救援环境中实施无人化作战模式的应用场景,通过实地调研无人机与机器人的应用现状,特别关注微小型智能化生命搜救机器人的研发与测试过程。致力于为实战救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并探索建立高效的无人系统编队,旨在通过无人化作战模式的推进,进一步提升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最终目标是推动消防救援队伍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建设,确保其符合新时代国家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的要求,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无人化作战模式,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2025年05期 No.113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5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 周思聪;
聚焦于“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合作中的安全赤字困境,建构了“技术—制度—资源”三位一体韧性模型。通过中国—东盟多边合作与中巴经济走廊双边案例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制度嵌套性、技术共生性与资源共担性的协同进化逻辑:在制度维度,多边机制借助规则层级耦合降低主权协商成本,双边机制依托政治互信实现敏捷响应;在技术维度,灾害监测系统促进跨境风险快速共享,北斗遥感与无人机集群突破救援盲区限制;在资源维度,东盟定额出资与定向补充模式同中巴政府主导与市场协同模式相互补充,验证了资源周转效能的普适性。研究表明,三要素动态耦合触发韧性跃迁,为全球南南合作贡献了“主权尊重—效能优先”的中国治理范式。
2025年05期 No.113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3K] [阅读次数:11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 冀卓;王佩;胡杰;
消防救援初战指挥是决定灭火救援行动成败的关键环节,但现有指挥程序存在职责不清、信息交互混乱等问题。本文针对初战指挥程序标准化需求,提出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指挥程序分析方法,构建功能模型、活动模型和时序模型,以规范指挥流程与信息交互。功能模型明确指挥者与侦察组、灭火救援组等对象的职责分工;活动模型划分“受领任务→途中指挥→灾情侦察→行动实施”等7项核心活动的逻辑序与并行性;时序模型揭示指挥者与灭火救援编组的信息交互时序。通过建筑火灾案例验证表明,模型可支持指挥员动态调整灭火救援方案,解决传统经验化指挥中信息流向模糊、时序混乱的痛点。研究成果为消防救援初战指挥提供结构化程序框架,有助于降低指挥失误导致的伤亡风险。
2025年05期 No.11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王昊;闫化龙;杜晓霞;黄宇;
航空灭火是森林火灾防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飞机进行巡航和扑救林火任务时,具有不受地形和道路限制、机动灵活、到场迅速、可直接打击等优势,是国际森林火灾防治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航空救援固定翼飞机分类、固定翼灭火飞机功能定位、国外航空救援固定翼飞机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固定翼消防飞机的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2025年05期 No.11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